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湘江的水汽裹挟着初秋的热浪扑面而来。李宇轩站在长沙码头的石阶上,望着眼前这座喧闹的城——青灰色的城墙蜿蜒起伏,江边的吊脚楼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码头工人们扛着货箱穿梭往来。人们多半留着利落的短发,透着股与帝都、魔都迥异的泼辣劲儿。
这便是星城了。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煤烟、水汽和辣椒的辛辣,陌生而又鲜活。当务之急,是先去教育司报到。
在下李宇轩,从帝都陆军部调来任职。他取出任命书递过去。
门卫眯着眼仔细端详,忽然堆起笑容:&34;原来是李科长!早就听说有位留洋回来的长官要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望着门卫匆匆离去的背影,李宇轩暗自摇头:这民国的官场习气,果然到哪里都一样。
约莫一刻钟后,门卫小跑着回来,脸上堆着笑:李科长,司长在办公室等您,这边请。
李宇轩整了整衣襟,跟着穿过天井。院里的石榴树果实累累,墙角的杂草却已长到半人高,透着几分萧索。
报告!他在办公室门口站定。
进。里面传来沙哑的声音。
推门而入,只见办公桌后坐着个中年男子,身着长衫,戴着圆框眼镜,正低头翻阅文件。他头发略显凌乱,不像官员,倒像个落魄的读书人。
你就是李宇轩。男子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
我是易科臬。任命书随手放在桌上,摆了摆手,&34;不必称司长了。
李宇轩正要开口,却见易科臬露出无奈的苦笑:&34;哪里还有什么司长?我是在这里专程等你的。
什么?李宇轩怔住了。
易科臬叹了口气,指向桌上的一份报纸:&34;你自己看吧。袁项城五月时颁布了新的地方官制,各省教育司都已裁撤,归并到民政厅下面。我这个司长,早就名存实亡了。
李宇轩拿起报纸,果然在《地方官制改革令》中看到&34;各省教育司撤销,设教育科隶属于民政厅&34;的条款。的一声,手中的报纸险些滑落。
那卑职该去哪里任职?他的声音不禁发颤。千里迢迢从燕京赶来,难道连个落脚之处都没有了?
易科臬看着他窘迫的模样,倒是体谅:&34;你随我去第一师范吧。我已经和校长打过招呼,看他如何安排。
td,w该死的民国!他在心里暗骂,却不好发作——总不能对着这位前司长发脾气。
易科臬仿佛没有察觉他的情绪,继续收拾着桌上的文件:&34;第一师范正缺教授,你留过洋,懂新学,去那里正合适。总比待在这里强,至少能有口饭吃。
看着他将文件一件件装进箱子,李宇轩心中五味杂陈。从柏林军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到湖南教育司的科长(虽是虚职),再到如今可能要去当小小的学教员,这境遇真是一落千丈。
怎会如此他喃喃自语,只觉一阵无力。若是早知道教育司已被裁撤,还不如留在燕京另谋出路,至少在陆军部还能寻个差事。
别发呆了,走吧。校长还在等着。第一师范虽是学校,却也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你去那里未必是坏事。
李宇轩只得硬着头皮跟上。走出青砖小楼时,他回头望了一眼。的牌匾上,显得格外讽刺。
黄包车朝着第一师范的方向驶去。李宇轩靠在车壁上,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乱如麻。
或许,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未必全是坏事。至少,他离那个将要改变中国命运的人,又近了一步。
黄包车车转过街角,一座古朴的校门映入眼帘,门楣上&34;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34;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李宇轩深吸一口气,走下车。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得走进去看个究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