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从门板缝隙透进来的几缕惨淡光柱中飞舞。
没有伙计招呼,只有一个同样干瘦、穿着洗得发白长衫的老者,蜷缩在柜台后一把吱呀作响的竹椅上,捧着一卷泛黄的书,看得入神,眼皮都没抬一下。
张顺义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书架。
正如乔山所言,入眼所见,九成九都是最基础、最廉价的货色:
《经络穴位点解图(简略版)》、《七日静心导引术(附赠劣质安神香三根)》、《基础符文三百例解析(大字描红本)》、《常见药草图鉴(手绘粗糙)》……书名直白得近乎赤裸,纸张粗糙发黄,不少书角卷曲磨损,甚至能看到虫蛀的小洞。
空气里那股挥之不去的淡淡霉味,便是源于此。
他走到一个标着“符法初窥”的书架前,指尖拂过那些落满灰尘的书脊。
一本暗红色封皮、书脊处几乎脱线的《基础符文解析》吸引了他的注意。
就在他指尖触碰到那粗糙封皮的刹那,昨夜识海中猩红符文锁链勒入白骨、疯狂汲取魂火的冰冷刺痛感,毫无征兆地再次刺入脑海!他手指猛地一颤,几乎要将书碰掉。
强行压下心头翻涌的寒意,张顺义深吸了一口带着霉味的空气,目光扫向墙角——那堆被遗忘的旧书,象一座被时光风蚀的废墟。
他俯下身,随手拨开尘埃的帘幕,指腹沾染上陈年的灰烬。
那些残破的书页之下,不过是被岁月啃噬的凡俗杂书:
《刘真人夜宿仙人洞》之类,文本粗鄙如劣酒,只馀艳俗的残渣;《轩轩子花船除妖录》更是满纸荒唐言,读之如同吞下尘垢,令人喉头发紧。
张顺义眉头紧蹙,嘴上虽无声地批判着,心里却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妥协,终究还是默默从中挑拣出几册勉强可入眼的,权当是打发寂聊长夜的一点声响。
随后,他又在灰尘深处寻得几本游记与风物志,聊作日后枯坐时消磨辰光的依靠。
正当他以为这尘埃复盖的角落再无惊奇,手指却在一堆蒙尘的凡俗道经里,触碰到了一本异样的书卷——封面几乎被浓墨吞噬,黑沉沉如凝固的夜,连一丝可供辨认的痕迹都吝于显露。
张顺义拭去浮灰,迟疑着翻开书页。
瞬间,仿佛一道无声惊雷劈入神魂,他僵在原地,呼吸骤停: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这字字句句,如清泉洗心,又如洪钟震魄。
这分明是他前世打发时间、诵念过几遍的《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前世深埋的记忆骤然被这熟悉的经文唤醒、撕开,字字句句如奔雷击穿识海。
他指尖冰冷,血液几乎凝固于血脉深处——这方陌生世界的一角废墟里,竟深埋着故土宇宙的沉静回响。
墙角腐朽的气息似乎瞬间被涤荡一空,手中古卷仿佛骤然重逾千钧。
张顺义指尖微微颤斗,摩挲着那被墨汁浸透的封面,似要穿透这浓黑的伪装,触摸到那被强行掩埋的来处。
这岂止是偶然拾得的经文?
分明是命运自时光暗流深处投掷而来的、一枚沉甸甸的锚——将他动荡不安的灵魂,牢牢钉回了存在本身那古老而神秘的根脉之上。
张顺义指尖微微发颤,小心翼翼地将那本《清静经》抓紧。
书页的微凉熨贴着手心,却压不住心脏深处奔涌的惊涛骇浪,那前世道藏的震撼仍在魂魄里震荡不息。
他强自稳住心神,目光如鹰隼般迅疾扫过这寂静的角落——无人留意这尘埃里的秘密。
他立刻蹲下身去,带着一丝侥幸的迫切,双手几乎粗暴地在方才那堆蒙尘的道经旧籍里又翻搅了一遍。
霉味与尘埃簌簌扬起,呛得他喉头发痒,但除了几片残破的纸屑,再无所获。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直起身,脸上已换上一副平静无波的神情。
目光投向书架高处那些墨迹清淅、装帧齐整的新书,手指掠过书脊,只挑选最基础、最稳妥的几册:
《经络穴位点解图》,《七日静心导引术》,《基础符文三百例解析》,《常见药草图鉴》。
这些,才是他此刻“应该”渴求的路径,是此间世界为他预备的、毫无意外的起点。
他抱着这摞沉甸甸的“正途”,步履故作沉稳地转过一排高耸的书架,准备走向柜台结帐。
一个角落里,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短褐、身形同样干瘦如柴的男人,正背对着门口,蹲在地上,几乎将整个脑袋埋进一本摊开的大书里。
他看得极其专注,枯黄的手指死死按着书页,指甲缝里满是黑泥。
那本书的封面上,赫然是几个歪歪扭扭的墨字——《符录入门:从点火符开始》。
男人看得如痴如醉,时不时伸出舌头舔一下干裂的嘴唇,喉咙里发出无意识的、低低的咕哝声,仿佛书页里藏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那专注得近乎贪婪的姿态,与这破败书肆、与门外巷子里凡俗的喧嚣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为一体。
看其专注的样子,应该不会发现自己刚才的异样,悄悄绕过那人,连忙走向柜台。
老者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修真百解》合上,然后缓缓地将其收进怀中。
然而,他的动作终究有些匆忙,封皮并没有完全合拢,微微张开的缝隙中,隐约露出了“轩轩子”三个字。
站在一旁的张顺义见状,赶忙将目光移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将手中的书本轻轻地放在柜台上。
他的眼睛始终盯着自己的鼻尖,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老者似乎察觉到了张顺义的异样,但他并没有过多地在意,只是轻轻咳嗽了几声,然后随意地扫了一眼柜台上的书籍。
接着,他迅速抽出一张草纸,熟练地将几本书包裹起来,并用绳子系好。
“《经络穴位点解图》、《七日静心导引术》、《基础符文三百例解析》,每本三两灵砂,《药草图鉴》四两,这几本杂书就当是送给你了。”
老者不紧不慢地说道。
张顺义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一边书着灵砂,一边留意着老者的一举一动。
就在这时,张顺义突然瞥见街对面的乔山正在向他招手示意。
知道乔山已经完事了,于是连忙接过老者递过来的书册,挂在阿大的身上,然后急匆匆地走出了“书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