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院的日子在修葺后显出几分新生的安稳。
张顺义终于得了半日闲遐,无人打扰。
枯坐石凳,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泥墙青瓦,忽然心念一动。
他叫来相熟的牙人,不多时,一面等人高的厚重铜镜和三块光秃秃的漆黑牌位便被送进了院门。
铜镜边框缠绕着古朴的云雷纹,镜面却清澈闪亮,人影晃动其中,十分清淅,就是对比玻璃镜子底色泛黄罢了。
张顺义亲自将它搬进主屋,卡入正门之后的屏风上正对着后墙。
合上房门,屋内景象便映照其内。
主屋被素面屏风分割成三间小屋,左侧作为卧室使用,仅有木床一张。
左侧作为书房使用,摆放着十几本买来的杂书,阿二的骷髅身躯也在藏在角落,白骨之上隐隐闪铄着惨白气焰,应是还有几日便能蜕变完成。
镶崁镜子的屏风刻着一个大大的静字,遮挡着后面的布置,那三块牌位正静静地矗立在屏风后面的供桌上。
牌位上是张顺义手写的三清尊号,毕竟他没学过软笔书法,这三清名号目前也不想透露给他人,字迹有些潦草。
每一块牌位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与袅袅升起的青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安置好这些物件,心头那点莫名的悸动似乎也随之沉淀。
张顺义这才踱到主屋右侧,堆放昨日采购的书桌旁,坐在椅子上。
他先是拿起《经络穴位点解图》,指尖在那些繁复交织、标注着密密麻麻穴名的线条上缓缓移动。
人体奥妙如同星辰图谱,他看得并不深入,只求一个粗浅的印象,记住几处关乎气血运行的关键大穴。
接着是《基础符文三百例解析》,厚实的书页翻动间发出沙沙声响,那些或圆融、或棱角、或扭曲如蛇虫的符文线条,如同最原始的密码,带着微弱的灵力波动烙印在眼底。
他看得缓慢,不求甚解,也只将几个最基础、结构也相对稳固的符文形态强行印入脑海。
最后是《常见药草图鉴》,彩绘的植株形态逼真,旁边小字注明了药性、采摘时令与炮制禁忌。
他看得略快些,山林草木的气息仿佛通过纸页弥漫出来,尤其留意了几样标注“安神”、“定魄”功效的草药图样。
一日光景,便在指尖与书页的摩挲间悄然流逝,脑中塞满了经络的走向、符文的扭曲、草药的形态,庞杂而芜乱。
夜晚,按照日程煎药,药浴。
第二日清晨,他依照《七日静心导引术》的指引,在主屋新铺的蒲团上盘膝坐定。
册子上所言的法门并不艰深,无非是调匀呼吸,意守丹田,摒弃杂念。
然而,当真正尝试放空心神,白日里硬塞进去的经络符文草药影象,连同前尘往事的碎片、昨夜春居坊的靡靡馀音、甚至阿大阿三行走时的咔哒声,都如沸水中的气泡,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
他努力观想着册中描绘的“心如古井”、“神若寒潭”,意识却在清醒与昏沉之间反复拉锯。
窗外日影悄然挪移,从东墙爬到中天,又缓缓西斜。
他时而觉得灵台一片混沌,身躯仿佛沉入粘稠的泥沼;时而又猛地惊醒,发现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歪斜了身子,口水濡湿了衣襟。
除了每日被阿大阿三强行药浴,几乎无法做出什么。
如此浑浑噩噩,整整三日,便在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迷离状态中度过。
清醒时只觉头昏脑涨,比不睡更累;迷糊时又仿佛沉入无边无际的灰色雾海,连自己是张顺义还是别的什么都模糊了。
第四日,破晓的微光刚刚刺透窗纸,将屋内陈设勾勒出朦胧的轮廓。
张顺义没有象前几日那样强求导引,来到供桌前,躬敬上香。
他静静地坐在蒲团上,目光掠过角落那三块沉默的牌位,最终落在身后那面昏黄的铜镜上。
镜中映着他模糊的身影,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尘埃落定般的平静交织着。
灰白面板默默显现
‘玩家:张顺义’
‘状态:健康’
‘源能点数:0’
紫衫之杖耐久度彻底耗尽,当场碎裂分解。
带来的技能加成自然随之消失。
能量值的获取依靠紫衫之杖的‘吸取法力’攻击特效,自然没了获取途径,倒是似乎在脑海中存储的位置,有某种东西正在呼应着阿二的惨白魂火一同闪铄。
‘支配骷髅’产生了某种变异,已经可以主动使用,其中的变化需要张顺义之后再确认了。
他缓缓闭上眼,不再刻意观想任何图景,也不再强行驱赶杂念。
嘴唇微启,一段深埋于神魂深处、早已滚瓜烂熟的经文,如同山涧清泉,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声音低沉而清淅,在寂静的晨光中回荡: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每一个字吐出,都仿佛带着奇异的力量。
前几日强行记忆的经络符文草药图谱,那些翻腾不休的杂念,连同春居坊残留的脂粉腻香,竟在这古老而清越的经文声中,如沸汤沃雪般迅速消融、沉淀。
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感,从心湖深处悄然弥漫开来。
不再是《导引术》所追求的强行压制,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剥离与澄清。
诵经声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恒久不变,始终如一的韵律。
昏黄的铜镜镜面上,灰白面板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光晕随着经文的节奏轻轻荡漾,如同投入石子的古潭。
张顺义浑然不觉。
他沉浸在经文构筑的宏大而寂静的意境里,只觉身心内外,尘埃落尽,一片空明。
窗外,阿三正在院中巡视,骨节摩擦的咔哒声传来,此刻听在耳中,竟也如同晨钟暮鼓,和谐地融入了这片由清静经所开辟的、无垢的天地之间。
七日之期尚未圆满,但这《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却如同无形的甘霖,率先涤荡出一隅真正的清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