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个与常人等高、却通体惨白、宛如白瓷雕像般的“人形”,出现在了幻境之中。
这便是幽骸鬼妖的完整鬼躯!
“保持住!”
张顺义以意志强令,不让它们退回白骨形态。
随后,他指引五鬼,就以这新生的鬼躯,开始运转刚刚传入的五行元功。
阿大映射金元功,阿二映射木元功,以此类推。
五鬼灵智已开,对张顺义的命令执行不渝。
它们开始将自身精纯的阴鬼之气,按照功法的路线,注入新生的、蕴含着映射属性经脉的鬼躯之中。
由于功法被阉割得极其简单,加之五鬼本身能量基础雄厚,以及张顺义的全力助推,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
几乎没遇到什么瓶颈,五鬼周身鬼气剧烈波动,鬼躯之内,映射于五脏位置的内核窍穴被依次点亮!
它们几乎是瞬间便突破了存灵期的壁垒,正式踏入了炼窍期!
而更让张顺义满意的是,随着这第一颗内核窍穴的点亮,五鬼全身的阴鬼之气,仿佛找到了归宿,疯狂地向那初生的窍穴汇聚、塌缩,被转化为属性更加纯粹、虽然品质不高但极其“标准”的五行真气!
片刻之后,能量波动平复。
张顺义面前,站着五个身形惨白、五官僵硬、指尖锋利、关节处有细小骨刺隐现的“人”。它们眼神空洞混白,周身散发着淡淡的、却泾渭分明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气息。
若不看它们那非人的惨白皮囊,不留意那隐现的利爪与骨刺,单从这流露出的、纯正平和的五行能量波动来判断,恐怕绝大多数修士都会以为这是五个修炼了特殊五行功法的人类修士,绝难联想到这是五具能止小儿夜啼的厉鬼!
“好!好!好!
张顺义连道三声好,脸上露出了近乎丰收的喜悦。
这五个特殊的“工具人”,无疑将为他“混元丹气”的进阶之路,提供稳定而优质的“原材料”。
三日后,玄阴观,观海阁顶层。
月色如水,通过雕花木窗,在光滑的木地板上铺开一片清辉。
阁内只点了一盏孤灯,灯焰如豆,映照着张顺义盘膝而坐的身影,在身后墙壁上拉出摇曳的暗影。
经过三日修行,五鬼已经稳定在炼窍修为。
“时机到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微微激荡的心绪,眼神恢复古井无波。
心念微动,识海中指令下达。
“入窍。”
张顺义无声指令。
五鬼所化的惨白人形如同受到无形牵引,化作五道苍白的流光,依旧如同之前一般。
精准地投入了他鼻前三寸虚空中,那个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体外法窍之中。
法窍之内,并非空无一物。
其中央,悬浮着一颗由混元真气高度凝聚、缓缓旋转的丹丸虚影,散发出温润而包容的气息。
五鬼一入法窍,本能地便要释放出它们本源的五鬼搬运真气——那种带着幽冥气息、能侵蚀血肉、搬动物质的特殊能量。
然而,这一次,情况截然不同。
被转化为五元真功的五股性质各异,或偏于穿透,或偏于负重,或偏于灵巧的阴寒真气刚刚探出。
立刻就被法窍内弥漫的、如同暖洋般的混元真气包裹。
混元真气,包罗万象,其内核特性便是“化纳”。
此刻,它如同最耐心的守护者,又象是高效的溶炉,将五鬼真气丝丝缕缕地缠绕、分解、吞噬。
张顺义摒息凝神,全部意念沉入法窍之内,细致地操控着这个过程。
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虽然理论上混元真气可以包容转化,但借五鬼真气修行毕竟本质特殊,量也不小。
他小心翼翼地调节着吞噬的速度,确保混元真气始终占据主导,如同大河吞纳支流,虽一时激荡,终归要融为一体。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窗外海潮涨落的声音仿佛与他体内真气的流转形成了某种奇异的共鸣。
额角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身形稳如磐石。
一个时辰,悄然划过。
当最后一丝属于五鬼的阴寒特质被彻底化去,法窍内的混元真气已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色泽更加深沉,仿佛内敛了星光;其质感更加凝练,流转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感。
粗略估计,这一番吞噬转化,真气的“量”或许增长有限,但“质”却提升了不止七成!
这股经过淬炼、变得深沉而凝练的新生混元真气,不再局限于法窍之内,而是顺着冥冥中的感应,如同决堤的洪流,沛然冲入周身经脉之中!
轰——!
体内仿佛有无声的雷鸣响起。
经脉传来微微的胀痛感,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与力量感。
真气奔腾,按照《五元真功》中记载的行气路线,汹涌流转。
这股强化后的真气,其势能远胜以往。
它先是冲击足厥阴肝经,肝属木,主疏泄,藏血。
真气如青龙探爪,势如破竹般冲开了肝经上的期门穴。
穴窍洞开,瞬间产生一股吸力,将奔腾的真气吸纳进去三十六道灵力,如同在空谷中填入玉石,瞬间将其填满,散发出勃勃生机,映射木行。
首战告捷,真气势头稍缓,但依旧雄浑。
它继续循经导脉,转而冲向手少阴心经。
心属火,主神明,藏神。
真气化作离火之精,带着一股温煦却不容抗拒的力量,悍然撞开了心经上的极泉穴。
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三十六道精纯的灵力填入此穴,将其点亮,仿佛在心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映射火行。
连续开辟两个重要窍穴,饶是张顺义根基扎实,此刻也感到心神损耗巨大,经脉隐隐作痛。
那股一往无前的真气势头终于衰竭,再也无力向着下一个目标发起冲击。
它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沿着来路随着张顺义吐纳,回归到鼻前三寸的体外法窍之中。
然而,这一次回归,并非简单的复原。
那退潮般回归的、蕴含着新开辟两窍气息的灵力,在法窍中央,与原本的丹丸虚影产生了玄妙的共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