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诸位皇子的寿礼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00章 诸位皇子的寿礼
寿宴正式举行了,众群臣都已经来了。
刘邦容光满面的到了,丝毫看不出是一个病入膏育的人。
群臣见刘邦到了,自然是全都起身,统一参拜刘邦。
刘邦先让众人平身,随后又看向了萧何,此刻的萧何已不再是丞相,所以只是往后坐,他的位置也在曹参、周勃、周昌这三公的下方。
刘邦立即说道:“萧何,你上前来,挨着朕一起坐。”
萧何赶忙拒绝:“陛下,现如今臣已不再是丞相,岂能坐在陛下身边,这俨然已经逾越了三公的位置。”
“朕叫你上来,你就上来,曹参、周勃、周昌,朕让萧何坐在你们三位之上,你们可有何意见?”刘邦毫不客气的问道。
曹参三人自然是没有意见,整个朝堂的人对萧何都是非常尊重的,尽管他如今已不再是丞相。
萧何没办法,只得苦笑上前。
他也知道,刘邦如今对他的所作所为还是很满意的,现在只不过是让他靠前去和刘邦挨着一起,毕竟,两人也是曾经一起,打天下的好友。
也不知道这一次之后,两人还有没有机会能再次坐在一起,离那么近了。
随后,在叔孙通的一声令下,刘邦的寿宴正式开始了。
首先,最先给刘邦献寿礼的,自然是之前未打乱的顺序,是年纪最小的刘长,因为刘建太过于年幼,没有送礼物的能力,便作罢。
此次寿宴,众群臣都知道,这不仅是刘邦的寿宴,也是刘邦与诸位皇子的离别宴。
而诸位皇子,给刘邦准备的寿礼,就是本次寿宴,最为期待,最有看点的一个环节。
群臣都在等着刘长,这第一个上前的皇子,送上来的寿礼是为何物?
刘长信心满满的走上前,随后双手拍了拍,立马便有一个甲士,一起抬着一个鼎上来寿宴大殿。
这个鼎并非那种巨鼎,是一个成年男子刚好可以将其抬起的重量,放在屋内作为观赏品,也是非常合适的大小,甲士将鼎抬到殿上便放下。
刘如意看着这个鼎,这才发现,并非刘长率性而为,随便找了个鼎作为寿礼。
而是这鼎还是有象征意义的,因为这个鼎上的雕画,乃为九州,也就是这个鼎乃为仿造九鼎所制作。
他大概知道刘长,为何要献这个九鼎给刘邦当作寿礼了,这是在祝贺刘邦,说刘邦像征着九五之尊。
不止刘如意,像萧何、曹参、周昌等聪明的大臣,早已发现了此鼎的特殊之处。
吕雉更是满意的露出了笑容,看来刘长献这九鼎作为寿礼,她是早已知晓的。
但依旧还有许多大臣,还未明白刘长献上此鼎的意义,也等着刘长上前,向刘邦献贺词,解说此鼎的意义。
刘长上前对着刘邦躬敬拱了拱手:“父皇,儿臣令人连夜在10日内,打造此九鼎,作为寿礼献给父皇,此九鼎便象征着父皇,乃为九五至尊,望父皇能喜爱。“
刘邦听闻,大喜过望:“长,你向来顽劣,此番却能为朕精心准备这样一番寿礼,朕甚是欣慰,此九鼎甚得朕的喜欢,来人,将此九鼎搬到朕的寝宫中去。”
话毕,立马便有甲士上前,搬着这个九鼎,去往刘邦的寝宫。
而刘邦的这一举动也,说明了,他还是非常认可刘长的这份寿礼。
接下来,便是刘恢与刘友要献寿礼了。
刘恢拿的是一块玉器作为寿礼,一看便是那种高贵稀有的玉器。
刘友则是送了一幅画,给刘邦作为寿礼,这画一看便知,又是一幅贵重的名画。
不过有了刘长的这九五至尊的九鼎在前头作为寿礼,刘恢与刘友两人的寿礼,就显得低了一等。
但群臣却是无一人发生,也无一人敢说什么,只是安静的看着就好了,这是刘邦一家子人的事,他们看个热闹就行。
没看到刘邦,一点都没有表现出不悦,反而非常开心的将两份寿礼,全都收了起来,命令放到他自己的寝宫中去了。
接下来,便轮到刘恒了。
群臣一见,没有太大的表情变化,只是安静的看着,毕竞他们都不知道。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这位可是未来的汉文帝,现在的刘恒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四皇子。
但刘如意自然是知道的,他也很是感兴趣,他想看看,这位原本历史上未来的汉文帝刘恒,会献上一份什么样的寿礼给刘邦。
刘恒躬敬稳重的上前,也没有叫人带上什么,而是随身从怀里掏出一卷册子。
他缓缓的将早已准备好的册子,递到刘邦手里:“父皇,儿臣写了一份代国的治国理念与政策。作为寿礼献给父皇,请父皇过目。”
“儿臣心知父皇已贵为天下至尊,寻常一些贵重之物,父皇定然是看不上眼,但这个天下是父皇的,代国也是父皇的。“
“儿臣既被父皇封为代王,定然是要替父皇好好治理好代国,不让父皇失望,希望此份寿礼,父皇能喜欢。“
刘恒所献的寿礼,刘如意并不感到意外,这才符合刘恒的性格。
或许,这份寿礼背后,就有他母亲薄姬的影子。
这份寿礼,虽没有刘长、刘恢及刘友三人的名贵,但其中包含的意义却是非常深远、长久的。
还有什么事是能比治理好刘邦所给的封国,更好的寿礼呢?
没看到,就连萧何,以及曹参、周勃、周昌等三公,见到了刘恒的受理,表情都产生了变化。
这位一向低调,似乎可以让人忽略的四皇子,竟然还有这样的思想和谋略。
刘邦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他现在所想的,最希望的,便是他的天下能稳定。
而刘恒所给的这份寿礼,目前来说是最为符合他的心中所想所忧。
“好,恒,你做得很好,你一向稳重,朕甚是放心,此治国理念与政策,便交由萧何与曹参批阅,若无问题,明日前往封国,你便将此带去,给代国丞相张昌。”刘邦称赞道。
“是,父皇。”刘恒应道,依旧是面色平静,不喜不忧。
而曹参与萧何两人,自然也是躬敬应下了此事。
他们也想看看,这位四皇子刘恒,到底能想出怎样的治国理念与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