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投名状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辽西屯工所。
一间单独隔开的营房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泥土味。
郭英已经在这里枯坐了近三个月。
三个月前,他是大明最年轻有为的前锋主将,武定侯的侄子,将门之后。
现在,他只是一个阶下囚。
起初,他一心求死。
他试过绝食,被灌下米汤;试过用头撞墙,被绑在床板上。
蓝玉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
不审,不问,不杀。
就是好吃好喝地“养”着他。
每天三顿饭准时送到,伙食比他以前在南军当总兵时还好。
这种“养”,比任何酷刑都更折磨人。
随着时间推移,死亡的冲动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空虚。
他每天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那扇窄小的窗户,呆呆地看着外面的世界。
他看着那些被俘的明军士兵,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
他看到他们从最初的麻木、绝望,变得渐渐有了生气。
他们在辽东军的监督下修路、挖矿、盖房子。
他时常能听到他们在下工后,隔着营墙传来粗野的笑骂声。
他看到他们兴奋地围在一个叫“工分兑换处”的房子前排着长队。
他们用一种小小的竹牌,换取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驱寒的烈酒,甚至是崭新的棉衣。
他看到一个叫赵四的普通屯工,因发明了一种省力的独轮车,被大张旗鼓地奖励了一百“工分”,还提拔成了一个专门改良工具的小管事。
每天不用再干重活,身边甚至还跟了两个护卫。
这一切,都颠复了郭英过去几十年的认知。
他出身将门,太清楚军中森严的等级。
而在这里,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秩序。
一种靠劳动和智慧,来换取尊严和地位的秩序。
直到那天晚上,负责看守他的辽东老兵将自己碗里那块油汪汪的腊肉拨给了他。
那个老兵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到嘴角的刀疤,让他笑起来有些吓人。
“郭将军,何必跟自己过不去。”老兵一边嚼着饭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道,“我们大帅说了,英雄不问出处。你看外面那些人,只要肯干,晚上都能吃上肉,不比在你们南军吃了上顿没下顿强?”
这句话象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烫在了郭英心上。
他想起了自己出征前,麾下士兵吃的是掺了沙子的陈米,是能硌掉牙的冰冷面饼。
而他如今一个阶下囚,却能在这里吃上肥美的腊肉。
这何其讽刺。
他开始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自己和整个家族为之流血牺牲的大明朝廷,到底给了底层士兵什么?
这个问题,他以前从未想过。
因为他觉得,忠君报国,天经地义。
可现在,这个念头一旦生了根,就再也无法抑制。
就在郭英被这种思索折磨得日渐憔瘁时,蓝玉来了。
这是石河谷之战后,两人第一次面对面。
营房的门被推开,蓝玉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衣走了进来,身后没有跟任何护卫。
他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得意,平静得象个许久未见的老友。
郭英下意识地从床板上站了起来。
他的眼神很复杂,有愤怒,有不甘,也有困惑,但唯独没了最初那种求死的决绝。
蓝玉没有理会他,自顾自地走到桌边,从怀里掏出一份卷起来的文书,轻轻放在郭英面前。
“看看吧。”他只说了这三个字。
郭英尤豫了一下,还是伸出了微微颤斗的手。
他拿起那份文书,缓缓展开。
这是一份来自南京的秘密情报,纸张的角落里盖着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属于蒋??情报司的赤色小印。
上面的字不多,但每一个字都让他呼吸一滞。
情报上说,在他“战死”的消息传回南京后,他的叔父、大明武定侯郭兴,被皇帝以“治家不严,纵容家奴与民争利”的罪名当朝申斥,爵位由“公”降为“侯”。
郭英的手指猛地攥紧,纸张被捏得变了形。
他瞬间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简单的降爵,这是皇帝在敲山震虎。
因为他郭英败了,郭家在军中最重要的那根顶梁柱倒了,所以皇帝不再需要顾忌,可以开始名正言顺地削弱军功集团了!
蓝玉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看着他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
直到郭英将那份文书死死攥成一团,浑身都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斗,蓝玉才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残酷。
“你活着,是骄兵悍将,功高震主,所以你必死无疑。”
他指了指那份被揉成一团的情报。
“你死了,你的家族就成了无牙的老虎,会被一点点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郭将军,这就是武将的宿命。”
蓝玉的每一句话,都将郭英过去所坚信的信念割得支离破碎。
郭英猛地抬起头,双目赤红地盯着蓝玉,声音沙哑得象是两块砂纸在摩擦:“你……到底想说什么?!”
蓝玉摇了摇头。
“我这里不讲君臣忠义,只讲功过活路。”
“你若愿为我效力,我便让你重领兵权,让你亲手为郭家打出一个真正的铁桶江山。”
他停顿了一下,给了郭英一个喘息的时间。
然后,他话锋一转:“你若不愿,我蓝玉绝不为难你。”
“这里好吃好喝,你可以继续住下去。待到开春冰雪消融,我会派人将你安然无恙送回南京。”
“到时,你可以亲眼去看看,你的家族会是什么下场,而你一个死而复生的‘罪将’,又会是什么结局。”
“你自己选。”
说完,蓝玉转身便走,迈着沉稳的步伐,消失在门外刺眼的光亮里。
他将这个天大的选择题,完全留给了郭英。
那天晚上,郭英又是一夜未眠。
他一个人在黑暗中坐了整整一夜,脑子里反复回响着蓝玉那冰冷的话语,以及叔父被降爵的消息。
忠诚与背叛,荣耀与生存,家族与自我。
他想到了叔父那代开国宿将,如今却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又想到了外面那些曾经为大明卖命的士兵,如今却因能吃上一口饱饭而欢呼雀跃。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苍白的阳光照进营房时,郭英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所有的挣扎都缓缓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过一次之后才有的平静。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那身皱巴巴的囚服,迈步走出了这个关押他三个月的牢笼。
清晨寒冷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
他看到不远处一队巡视的辽东官兵正向这边走来。
他没有丝毫尤豫,快步迎了上去。
在那些辽东官兵惊愕的目光中,他这个曾经的大明前锋主将,“噗通”一声,双膝重重跪在了冰冷坚硬的冻土之上。
他抬起头,对着为首的那名辽东军官,用一种沙哑但无比清淅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罪将郭英,求见大帅。”
“愿为大帅效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